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News

crumbs-icon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航油动脉的终极净化:11CV4110-120/1.0航煤过滤器技术探析

time-icon更新时间:2025-07-25点击次数:6543 来源:吕铭升

在现代航空港的深层基础设施网络中,DN120通径的管道承载着每分钟数千升航空煤油的输送任务,其洁净度直接关乎飞行安全命脉。航煤过滤器11CV4110-120/1.0)作为航油输送主干道的核心净化枢纽,专为满足大型机场与加油设施的超大流量、高可靠性过滤需求而设计。它在1.0 MPa工作压力下以DN120的通径实现亚微米级净化,是航煤注入飞机油箱前的终极质量屏障。

超大流量的技术攻坚
  DN120通径在1.0 MPa压力下需处理数百立方米每小时的流量,这带来独特挑战:流场均匀性方面采用多滤芯并联阵列与精密导流技术,通过分流板和优化流道确保燃油均匀通过6-8支高性能滤芯,消除死区与短路;低压降维持依赖高通量低阻滤材(如梯度密度复合玻纤)和超大有效过滤面积设计,将系统能耗最小化;聚结分离效率通过加厚聚结层延长滞留时间,配合下游宽敞分离腔室内的旋流板或叶片式分离器,保障高流速下液滴有效沉降;结构强度则采用加厚壁碳钢(内覆航煤兼容涂层)或全不锈钢壳体,配备液压驱动重型快开盲板并集成机械锁定与泄压联锁,确保大尺寸设备维护安全。

核心净化机制的工程实现
  该设备通过三级协同机制实现汹涌油流中的分子级净化:深度预过滤层(不锈钢楔形丝网)拦截>100μm的管道杂质;核心多支并联复合滤芯承担精密拦截与聚结脱水双重使命——梯度密度滤层通过筛分效应和深层吸附(布朗扩散、惯性碰撞)捕获≥0.5μm颗粒(βₓ≥200),同时亲水疏油处理的聚结纤维层使游离水珠聚结成大液滴;强化二次分离阶段在低流速沉降腔中,旋流板产生的离心力将水滴甩向腔壁,配合重力沉降与防夹挡板设计,使出口游离水含量趋近于零。可选功能增强包括分子筛吸水层降低溶解水浓度,以及活性炭吸附溶解性杂质。

航煤特性的专项适配
  材料兼容性遵循ASTM D7216标准:壳体涂层采用航煤专用环氧树脂,密封件选用全氟醚橡胶(FFKM)或聚四氟乙烯(PTFE),金属部件均为316L不锈钢;防火防爆设计符合API 607防火认证,壳体三重接地电阻<10Ω,内部流道经CFD优化避免静电积聚;智能监控系统配备0-1.0MPa量程双指针压差表,底部50L集液腔集成浮球式自动排污阀与取样检测口;结构制造严格遵循ASME BPVC VIII压力容器规范,可选装安全泄放阀。

战略级部署节点
  该设备部署于航油供应链的四大核心枢纽:机场油库主输出泵后总管,承担下游管网质量总控;机坪地下管网主干线交叉点,作为区域分配系统的净化心脏;大型管线加油车(FTS)的泵后主管道,满足A380机型每分钟4000升加油流量下的洁净度要求;航煤长输管道终端接收站,在入库前完成最后把关。其运作直接影响飞行安全的三大关键维度:消除≥5μm颗粒使燃油喷嘴堵塞率降低98%,游离水含量≤15ppm(DEF STAN 91-91标准)杜绝高空冰晶风险,微生物污染控制延长飞机燃油系统大修周期至8000飞行小时。

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价值
  11CV4110-120/1.0的技术价值超越物理设备本身:在经济效益维度,其多滤芯并联设计使单次维护时间缩短至45分钟,较单滤芯设备减少停机损失67%;安全冗余设计将故障率控制在0.25次/万运行小时;在适航合规层面,输出燃油洁净度满足ISO 4406 14/12/10最高等级,溶解水含量≤30ppm符合ASTM D1655低温飞行安全规范。作为现代航油地面支持系统的核心装备,它以工程智慧平衡超大流量与分子级净化的矛盾,在航油从储罐到燃烧室的旅程中构筑起不可逾越的质量长城,成为守护三万英尺高空安全的基石型技术设施。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373-2626008 手机手机 17703817847 QQQQ 1047457551 微信微信 17703817847 邮箱邮箱 1047457551@qq.com 地址地址 新乡市牧野区宏力大道9号利菲尔特大厦
Copyright © 2025 利菲尔特(商标:新滤界) 版权所有    XML地图   豫ICP备1800021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