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News

crumbs-icon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从“小水滴”到“大颗粒”——深度解析聚结滤芯的聚结机制

time-icon更新时间:2025-09-26点击次数:1 来源:翟赛飞

聚结分离滤芯的核心奥秘,在于其巧妙的“聚结”机制。它如同一位高超的魔术师,能将流体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液滴,“变”成易于分离的大颗粒。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过滤,而是一场基于精密材料科学与物理原理的精彩表演。

第一步:捕捉——精密纤维网的拦截与吸附

聚结滤芯的核心是它的聚结层,通常由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纤维或聚合物纤维构成。这些纤维随机交错,形成一张具有巨大表面积和复杂迷宫式通道的多孔介质网。当含有微小液滴(如油滴或水滴)的流体流过时,会发生两种关键作用:

直接拦截:尺寸大于纤维通道的液滴会被直接截留。

布朗运动与吸附:更微小的液滴在布朗运动作用下,会无规则地撞向纤维表面。由于滤材纤维经过精心设计,其对目标液滴的“亲和力”(润湿性)远大于对连续相流体的亲和力,因此液滴会被牢牢吸附在纤维上,而不是随流而去。

第二步:合并——由“点”到“面”的成长之路

单一的液滴被捕获只是开始。随着流体持续通过,越来越多的液滴被吸附到纤维表面和已有的液滴上。当相邻的液滴足够接近时,界面张力会驱动它们相互融合,合二为一。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纤维上的液滴从“小斑点”逐渐成长为“大液膜”。

第三步:释放——自重下的脱落与聚集

当聚集的液滴体积增长到足够大,其自身重力(或流体剪切力)最终会战胜纤维表面的吸附力。于是,这个大液滴便会从纤维上脱离。脱离后的大液滴在流道中继续与其他液滴碰撞合并,最终形成远大于初始状态的“大颗粒”,为后续的重力分离阶段做好了完美准备。

总结而言,聚结机制的精髓在于通过特殊的纤维滤材,高效捕捉并巧妙融合微米级液滴,使其实现从“难以捕捉”到“易于沉降”的质变,这正是聚结分离技术高效可靠的根本所在。

聚结分离滤芯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17772892758 手机手机 17772892758 QQQQ 1047457551 微信微信 17703817847 邮箱邮箱 1047457551@qq.com 地址地址 新乡市牧野区宏力大道9号利菲尔特大厦
Copyright © 2025 利菲尔特(商标:新滤界) 版权所有    XML地图   豫ICP备1800021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