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更新时间:2025-10-252025 年聚结分离滤芯行业供需格局逐步优化,此前因原材料短缺导致的供应紧张问题有所缓解,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回升至 85%。但高端市场供需矛盾仍存,新能源电池电解液用纳米覆膜滤芯、深海油气开采用耐高压金属烧结滤芯等产品,因技术壁垒高、生产周期长,交货周期仍需 45-60 天,较普通滤芯长 2-3 倍。从需求端看,石油化工、新能源领域需求持续旺盛,分别同比增长 12%、25%,带动行业整体销售额预计突破 19 亿元,同比增长 11.8%。
行业技术研发围绕用户核心痛点展开,多项创新成果落地应用。针对传统滤芯易堵塞问题,企业研发出自清洁型聚结分离滤芯,通过在滤材表面添加抗污涂层,使滤芯清洗周期延长至原来的 2 倍,纳污容量提升 35%。在能耗优化方面,新型低阻流道设计的滤芯,将油液通过时的压力损失降低至 0.08MPa 以下,较行业平均水平减少 20%,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能耗成本约 15 万元。此外,智能监测技术逐步应用,部分滤芯集成压力传感器,可实时反馈堵塞程度,实现按需更换,避免过度浪费。
国家 “双碳” 政策持续加码,推动聚结分离滤芯行业绿色转型。《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24-2028 年)》明确提出,到 2026 年,行业环保型滤芯市场占比需达到 60% 以上。政策驱动下,企业加大环保型滤芯研发生产,可降解滤材、可回收金属滤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40%、28%。同时,地方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对采购环保型聚结分离滤芯的企业给予 5%-10% 的费用补贴,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预计 2025 年环保型滤芯销售额占比将突破 55%。
行业竞争加剧,企业竞争策略呈现差异化。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与规模优势,聚焦高端市场,某龙头企业通过收购纳米材料公司,强化纳米覆膜滤芯技术壁垒,在新能源领域市场份额提升至 22%。中小企业则深耕细分市场,部分企业专注于医疗生物领域无菌滤芯研发,通过获得 FDA、GMP 双重认证,在细分领域占据 30% 以上份额。此外,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石油化工项目带动滤芯出口额同比增长 18%,东南亚、中东地区成为主要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