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更新时间:2025-10-30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行业加速绿色材料迭代,从源头降低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在核心滤材领域,江南大学研发的竹纤维复合滤材,以可再生竹资源为原料,生产过程碳排放较传统玻璃纤维滤材降低 70%,且过滤精度达 1μm,在宁波栎社机场油库试用后,滤芯更换周期延长至 7 个月,年减少固废产生量 40%,目前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至 18%。
设备壳体材料同样迎来升级,安徽某企业采用回收铝合金制造壳体,回收料占比达 60%,材料强度较原生铝合金提升 15%,单台设备重量减轻 25%,运输能耗降低 30%,已获国内 5 家炼厂批量订单。此外,环保型密封材料取得突破,中科院研发的生物基橡胶密封件,废弃后可降解率达 92%,耐航煤腐蚀性能与进口丁腈橡胶持平,价格降低 35%,2025 年上半年市场销量同比增长 120%。
行业技术加速向非航空领域渗透,实现 “航空级技术” 的降维应用。在车用柴油净化领域,中材科技将航空煤油过滤分离的聚结分水技术,适配改造为柴油车尾气颗粒过滤系统,颗粒物过滤效率达 99.8%,较传统柴油过滤器提升 25%,已在重卡领域试用,帮助车辆满足国七排放标准,2025 年相关订单金额突破 1.2 亿元。
在船舶燃油净化场景,上海海事大学联合企业,将航空级耐盐雾技术应用于船用燃油过滤器,设备耐盐雾性能提升 60%,在中远海运集团的远洋货轮上投用后,故障间隔时间从 3 个月延长至 8 个月,年维护成本降低 50%。此外,技术还向储能领域延伸,某企业将设备的精密过滤技术改造为储能电池电解液净化系统,杂质去除率达 99.9%,助力储能电池循环寿命提升 30%,已与 2 家储能企业达成合作。
政策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绿色材料与跨场景技术发展。国家发改委将航空过滤绿色材料纳入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企业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地方层面,浙江对跨场景技术转化项目给予最高 200 万元奖励,鼓励企业拓展非航空市场。
市场端,航油企业与车企、船企的合作日趋紧密,中国航油与中国重汽签订 “技术共建协议”,联合开发车用燃油净化设备;中远海运则与中航过滤建立长期合作,将航空级过滤技术纳入船舶供应链体系。2025 年上半年,行业跨场景技术应用营收占比已达 12%,较 2024 年提升 8 个百分点。
当前行业仍面临绿色材料成本较高、跨场景技术适配周期长等问题。但随着材料量产规模扩大与适配技术成熟,预计 2026 年绿色滤材成本将降低 40%,跨场景技术应用营收占比突破 20%,推动行业从 “单一航空设备供应商” 向 “多领域净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转型,实现生态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