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News 更新时间:2025-10-31
更新时间:2025-10-312025 年,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行业围绕 “降本增效、场景拓展、标准统一” 加速突破,材料创新、低空经济需求及跨区域标准协同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新核心。
材料创新破解成本难题。高端滤材长期依赖进口推高设备成本,国内企业通过替代材料研发实现降本。东华大学联合新乡化纤开发的 “改性聚酯纤维滤材”,过滤精度达 1 微米,成本较进口玻璃纤维滤材低 40%,2025 年前三季度配套设备销量同比增 190%,覆盖国内 60 余家中小机场。在结构材料端,宝钢推出的 “高强度薄型不锈钢”,使设备外壳重量减轻 25%,同时降低原材料消耗,单台设备制造成本下降 18%,已批量应用于中航油过滤器材的主流产品。
低空经济打开增量空间。随着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兴起,通航用小型过滤设备需求爆发。深圳航滤科技研发的 “微型便携过滤器”,体积仅为传统设备 1/4,适配多旋翼货运无人机,2025 年销量突破 8000 台,在国内通航市场市占率超 35%。针对低空作业设备频繁移动的特点,该设备采用防震设计,可承受 1.5 米跌落冲击,同时支持 USB 充电的智能检测功能,方便野外作业时查看滤效,成为京东物流、顺丰无人机队的标配。
标准协同加速市场流通。国内主导的 “一带一路” 航空过滤设备标准互认范围扩大至 28 国,针对过滤精度、耐温性等 12 项核心指标统一认证流程。中材科技的 SAF 适配过滤器凭借互认标准,无需重复检测即可进入东南亚市场,2025 年相关出口额同比增 160%,在越南、马来西亚机场的采购占比超 40%。同时,国内与欧盟就 “滤材可降解性评价标准” 达成共识,推动国产低碳设备进入欧洲市场,2025 年出口欧洲的可降解滤材设备同比增 140%。
当前,行业竞争已从单一技术比拼转向 “成本控制 + 场景适配 + 标准合规” 的综合较量,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与标准变化的企业更具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