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球 SAF 政策强制力升级与原料多元化浪潮叠加,推动航煤过滤器行业加速向 “全原料适配、全周期减碳、全链条协同” 转型,成为航空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
多原料 SAF 适配成技术核心。随着 SAF 原料从废弃油脂向绿氢合成、农林废弃物等多元路径延伸,过滤器需适配不同燃料成分特性。新乡利菲尔特推出 “多模态滤芯系统”,针对 HEFA-SAF、电合成航煤等 5 类原料产品,通过智能调节滤材孔径与吸附涂层,实现过滤效率稳定在 99.8% 以上,2025 年前三季度配套君恒生物等 SAF 工厂订单增 230%。霍尼韦尔则开发 “原料自适应过滤器”,通过光谱传感器识别燃料成分,自动切换过滤模式,适配欧盟 35% 掺混比例新规,欧洲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40%。
低碳设备成政策准入关键。在欧盟碳关税与新加坡可持续燃料税等政策驱动下,过滤器全生命周期减碳能力成市场准入核心。中材科技推出 “低碳集成过滤系统”,采用再生不锈钢外壳与可降解滤材,全周期碳排放较传统设备降 55%,凭此通过欧盟碳足迹认证,出口量同比增 180%。该设备还接入国际航空碳抵消平台,帮助航司直接核算减排量,获国航、东航批量采购。
产业链协同加速技术落地。为破解 SAF 过滤成本难题,行业形成 “SAF 厂 + 过滤器企 + 航司” 协同模式。深圳航滤科技与简阳 SAF 原料项目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发定制化过滤方案,使 SAF 生产过滤成本降低 28%。国内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联盟推动 57 家成员单位数据互通,过滤器企业可提前获取 SAF 原料参数,研发周期缩短 40%,适配响应速度提升 3 倍。
当前,行业竞争已从单一适配能力转向 “原料兼容性 + 碳足迹优势 + 产业链协同效率” 的综合比拼,深度绑定 SAF 产业生态的企业将抢占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