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更新时间:2025-11-102025 年滤油机行业迎来资本整合与低碳转型双重浪潮,中国市场规模突破 120 亿元,头部企业通过并购补链强链,而 ISO 14067、PAS 2060 等低碳标准的落地,正推动行业从 “技术合规” 向 “全生命周期减碳” 进阶,市场竞争规则加速重构。
资本并购成为技术整合核心路径。继霍尼韦尔以 21.6 亿美元收购胜达因强化流体设备能力后,国内企业加速产业链整合,德尔股份并购爱卓智能科技的交易于 11 月 7 日获审核通过,通过整合对方在智能过滤控制系统的技术积累,有望将设备故障预警响应速度提升至秒级。变压器油净化设备领域并购活动同步升温,头部企业通过收购材料厂商将滤膜制备环节纳入体系,使核心部件供应周期缩短 40%。这种 “设备 + 技术 + 材料” 的整合模式,正推动行业 CR5 市占率向 70% 逼近,中小企业面临要么被并购、要么聚焦细分赛道的选择。
低碳标准落地倒逼产品全链升级。ISO 14067 碳足迹核算标准在行业加速渗透,要求企业从原材料开采到设备报废全周期量化碳排放。江苏国瑞率先完成真空滤油机 “从摇篮到大门” 的碳足迹认证,通过采用轻量化机壳与变频电机,使单台设备碳排放较传统机型降低 28%,成功切入欧洲某风电巨头供应链。PAS 2060 碳中和规范的应用更推动服务模式创新,重庆逐阳推出 “设备 + 碳抵消” 套餐,为华东电网客户核算油品净化全流程碳足迹后,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实现碳中和认证,服务溢价率提升 15%。但行业仍面临挑战,316L 不锈钢等原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占比超 60%,材料端减碳成为破局关键。
细分市场呈现低碳技术差异化竞争。核电领域对耐辐射与低排放的双重需求,推动秦山核电站采购的滤油机全部通过碳足迹核查,单台设备需额外投入 8%-10% 成本优化能耗系统,使运行阶段碳排放降低 35%。海上风电领域,抗盐雾机型通过采用可回收复合材料,使设备报废阶段回收利用率从 55% 提升至 82%,契合欧盟 “循环经济” 政策要求,出口订单增速超 30%。数据中心液冷用滤油设备则聚焦运行能耗优化,纳米级精密过滤机型通过智能负载调节技术,实现待机功耗降低 50%,成为阿里云、腾讯等企业的首选。
国际竞争格局随低碳壁垒重塑。欧美市场将碳足迹数据纳入采购强制指标,中国企业出口高端设备需提交 ISO 14067 认证报告,核心材料进口依赖导致部分机型碳排放数据不达标,错失 20% 以上高端订单。但在新兴市场,中国企业凭借 “低碳 + 高性价比” 优势打开空间,越南、墨西哥等国订单中,通过碳足迹优化的机型占比已达 45%。行业人士指出,2030 年具备碳足迹核算能力与低碳技术储备的企业,将占据全球高端市场 60% 以上份额,而资本整合与低碳转型的双重能力,将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