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四五”能源规划深入推进,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其配套的过滤器市场正进入“提质增效”的竞争新阶段。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国内
天然气过滤器市场投标量同比增长35%,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与服务优势扩大份额,中小厂商则加速向细分领域突围。
政策加码 规范市场同时释放增量
近期《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安全技术规范》修订实施,明确要求现有管道在2026年底前完成过滤器升级,需满足“过滤精度≥99.9%、连续运行寿命≥8000小时”双重标准。这一政策直接带动存量改造需求,据测算,仅华北地区管网升级就将释放超8亿元过滤器采购订单。
地方政策形成补充发力。四川、陕西等天然气主产区推出“设备国产化补贴”政策,对采用国产高端过滤器的企业给予10%-15%的购置补贴,推动国产设备在页岩气开采领域的使用率从68%提升至82%。
竞争分化 龙头与细分企业各寻路径
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建壁垒。中国天楹旗下过滤设备公司上半年完成对山东某滤芯企业的并购,实现从滤芯研发到整机制造的一体化生产,其产品在西气东输三线招标中中标率达42%。同时,龙头企业加速服务升级,提供“设备+监测+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溢价空间较单纯设备销售提升20%。
中小厂商聚焦细分市场实现弯道超车。浙江某企业专注餐饮燃气过滤器研发,针对餐饮场景燃气杂质复杂特点,推出易拆洗、防泄漏产品,占据国内餐饮市场35%份额;广东某厂商深耕LNG汽车过滤器领域,其产品因适配性强,进入宇通、福田等车企供应链。
成本压力与技术革新博弈 企业加速转型
不锈钢、密封件等原材料价格上半年波动幅度达23%,倒逼企业降本增效。江苏多家企业通过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将滤芯生产效率提升40%,单位成本下降12%。同时,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可清洗滤芯产品占比从去年的22%升至37%,某企业的可循环滤芯产品已出口至东南亚,单价较一次性产品高18%仍获青睐。
行业分析师表示,未来两年天然气过滤器市场将呈现“龙头主导、细分出彩”的格局,具备政策适配能力、成本控制优势与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将在持续扩容的市场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