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双碳”共识与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升级的双重推动下,
天然气过滤器行业正掀起低碳材料革新浪潮。2025年1-10月,国内采用环保新材料的过滤器出口额达29亿美元,同比增长63%,以可降解材料、再生合金为核心的技术突破,成为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关键抓手。
材料升级破局 绿色属性成出口硬通货
可降解滤芯实现规模化应用。中科院联合企业研发的聚己内酯(PCL)基滤芯,在自然环境中3年内可完全降解,过滤精度达0.1微米,且成本较传统滤芯降低18%。该产品通过欧盟ECOCERT环保认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等西欧市场,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占同类产品的35%。
再生金属材料降低碳足迹。头部企业联合钢铁企业建立“废旧过滤器-再生不锈钢”闭环体系,再生不锈钢在过滤器壳体制造中的使用率从2023年的20%提升至2025年的55%。采用该材料的过滤器碳足迹较传统产品减少42%,在应对欧盟碳关税时,单台设备成本优势提升12%。
区域市场深耕 定制化策略提升渗透率
东南亚市场主打高性价比。针对东南亚地区燃气杂质复杂、预算有限的特点,企业推出“基础过滤+简易监测”经济型过滤器,采用改性尼龙滤芯,耐腐蚀性较传统产品提升2倍,单价仅为欧美产品的60%。2025年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市场占有率突破40%。
中东市场聚焦极端环境适配。中东地区高温高硫的燃气工况对过滤器材质提出高要求,国内企业研发的陶瓷基复合滤芯,可在200℃高温、硫含量超1000ppm的环境下稳定运行,使用寿命达5年,较进口产品延长2年。目前已中标沙特阿美、阿联酋ADNOC等企业的多个项目,订单额累计超5亿美元。
技术标准对接 构建国际竞争优势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掌握话语权。国内15家龙头企业联合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天然气过滤器环保性能评价》标准修订,将国产可降解材料技术指标纳入标准体系,预计2026年正式实施,这将大幅降低国产设备出口的检测成本与技术壁垒。
认证布局加速市场准入。2025年国内新增32家通过美国NSF、英国WRAS认证的过滤器企业,较去年增长52%。其中,中油科昊的环保过滤器凭借全流程低碳优势,成为首个通过美国加州碳足迹认证的中国燃气设备产品,进入加州管网升级项目供应链。
行业专家表示,低碳材料革新与国际标准对接已成为天然气过滤器行业的发展双引擎,未来兼具绿色技术与全球化服务能力的企业,将在全球约380亿美元的市场中持续扩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