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持续提升,作为气体净化核心环节的天然气过滤器,正朝着智能监测、低碳节能方向加速迭代。2024年国内智能
天然气过滤器市场占比突破30%,较去年提升9个百分点,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环保政策加码倒逼技术升级。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要求天然气储运环节需强化杂质过滤管控,颗粒物排放浓度限值收紧至5mg/m³。这一政策直接推动高效过滤材料需求激增,陶瓷滤芯、纳米纤维滤膜等新型材料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2%,逐步替代传统金属滤网。
智能化改造成为企业发力重点。不少头部企业推出搭载物联网模块的过滤器产品,可实时传输压差、流量、滤芯寿命等数据,实现远程诊断与 predictive maintenance(预测性维护)。江苏联宏的智能过滤器已在西气东输二线投用,使设备故障率降低40%,运维成本减少25%;深圳华创研发的AI自适应过滤器,能根据气体成分自动调节过滤精度,适配页岩气、煤层气等不同气源特性。
应用场景的延伸打开新增长空间。在海上LNG接收站,耐高盐雾腐蚀的特种过滤器需求同比增长35%;氢能与天然气混输试点中,兼具气体净化与安全性监测的复合型过滤器崭露头角;分布式能源站的小型化、模块化过滤器也因建设热潮实现销量翻倍。
行业整合趋势初显。当前国内过滤器企业超300家,中小厂商占比达70%,同质化竞争突出。2024年已有5起行业并购案例,头部企业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强化优势。专家指出,未来具备核心材料研发能力、掌握智能算法的企业将主导市场,而绿色生产认证也将成为进入石化、燃气等领域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