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重力式油水分离器:这是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类型之一,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油的密度通常小于水)实现分离。含油污水进入分离器后,流速降低,在重力作用下,油滴会逐渐上浮至水面形成油层,水则从底部流出。为提高分离效率,设备内部通常设有斜板、隔板等构件,增加油滴上浮的路径和时间。这种分离器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处理油滴粒径较大(通常大于 100μm)的游离油,但对乳化油的分离效果较差。
离心式油水分离器:依靠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强化分离效果。当含油污水进入分离器的旋转腔室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水被甩向外侧,沿腔壁流下;密度较小的油则聚集在中心区域,通过专门的通道排出。离心式分离器分离效率高,能处理较小粒径(20-50μm)的油滴,且分离速度快,适用于船舶、机械加工等对分离效率要求较高的场景,但能耗相对较高,设备维护成本也略高。
气浮式油水分离器:向含油污水中通入微小气泡,气泡会吸附在油滴表面,使油滴的整体密度减小,从而快速上浮至水面实现分离。根据气泡产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溶气气浮、电解气浮等。气浮式分离器对乳化油和细小油滴的分离效果显著,适合处理餐饮废水、炼油厂含油废水等,常与其他分离设备联合使用,形成多级处理系统。
吸附式油水分离器:利用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石英砂、高分子吸附剂等)对油或水的选择性吸附作用进行分离。当含油污水流经吸附剂层时,油分子被吸附在材料表面,水则通过吸附剂间隙流出。这种分离器适合处理低浓度含油污水,能实现深度净化,但吸附剂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处理量相对有限。
聚结式油水分离器:与喷气燃料油水分离器中的聚结器原理相似,适用于处理油包水或水包油乳化液。含油污水先流经聚结元件,微小油滴(或水滴)被聚结材料吸附并相互碰撞融合,形成较大的液滴,然后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实现油水分离。这类设备在石油化工、燃油净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对乳化态的油水混合物分离效果突出。
进水系统:由进水管道、格栅或滤网等组成。格栅或滤网用于去除污水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如石块、碎屑等),防止其堵塞后续处理单元。进水管道上通常设有流量调节阀,可根据分离器的处理能力调节进水速度,确保分离效果稳定。
分离单元:这是设备的核心部分,不同类型的分离器分离单元结构差异较大。重力式分离器的分离单元主要是设有斜板、隔板的分离腔;离心式分离器则是高速旋转的转鼓或叶轮;气浮式分离器的分离单元包含溶气释放器、气泡接触区等;吸附式分离器则以吸附剂填充层为核心。
集油与排油系统:用于收集和排出分离出的油相。在重力式、气浮式等分离器中,顶部通常设有集油槽,当油层达到一定厚度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排油阀将油排出。部分设备还配备油位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油层厚度,实现自动排油,提高操作便利性。
出水与排水系统:位于分离器的底部或侧下方,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水。出水管道上通常设有水质监测装置,可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实时检测,若未达到标准,可将水回流至分离器重新处理。
辅助系统:根据设备类型不同,可能包含动力系统(如离心式的电机、气浮式的空压机)、控制系统(如 PLC 控制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控制系统可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如调节进水流量、控制排油排时间、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在异常时报警等。
工业领域:在机械加工、金属冶炼、汽车制造等行业,切削液、冷却液等在使用过程中会混入大量油污,油水分离器可对这些废液进行处理,回收其中的油分,同时使处理后的水得以回用,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在石油化工行业,油水分离器用于原油脱水、炼化废水处理等环节,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和环保达标 的关键设备。
餐饮行业:餐饮厨房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动植物油脂,若直接排放易造成管道堵塞和水体污染。餐饮专用油水分离器(俗称 “隔油池”)可有效分离这些油脂,分离出的废油还可被回收用于制作生物柴油等,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多地已强制要求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器,以加强对餐饮废水的管理。
船舶行业:船舶机舱中的燃油、润滑油等可能泄漏到舱底水中,形成含油污水。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中油浓度不得超过 15ppm。船舶油水分离器(如 15ppm 舱底水分离器)能将舱底水中的油分分离至标准以下,确保船舶合规排放,同时回收的油可作为燃料重新利用。
市政污水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阶段,油水分离器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浮油和分散油,减轻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此外,在加油站、油库等场所,油水分离器可处理地面冲洗废水和泄漏的油料,防止油污渗入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分离效率:指分离后水中剩余油的含量,是衡量设备性能的核心指标。不同应用场景对分离效率要求不同,如船舶机舱污水排放要求处理后油含量≤15ppm,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可能要求≤50ppm 或更低。
处理量:单位时间内可处理的污水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量,避免设备过载或能力闲置。如小型餐饮企业可选用处理量为 1-5m³/h 的设备,大型工业企业则可能需要 50m³/h 以上的设备。
运行稳定性: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保持分离效率的能力,受设备材质、结构设计、维护状况等因素影响。优质设备应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进水水质、水量波动时仍能稳定运行。
能耗与维护成本:离心式、气浮式等设备能耗相对较高,重力式、吸附式等能耗较低;吸附剂、滤料等耗材的更换频率和成本也需纳入选型考量。
定期清理杂质:进水系统的格栅、滤网需定期清理,防止固体杂质堆积堵塞管道,影响进水流畅性。对于重力式分离器,需定期清理底部的沉渣,避免影响水的流动和分离效果。
检查与维护分离单元:离心式分离器的旋转部件需定期检查磨损情况,添加润滑剂;吸附式分离器的吸附剂达到饱和后需及时更换或再生;气浮式分离器的溶气释放器需定期清理,防止堵塞影响气泡产生效果。
关注排油排水系统:定期检查排油阀、排水阀的密封性和灵活性,确保油和水能顺利排出。对于自动排油系统,需定期校准油位传感器,保证排油时机准确。
设备整体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防腐层,若发现锈蚀、破损应及时修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电气控制系统需定期进行绝缘检测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