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更新时间:2025-10-30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行业加速构建 “设备 + 平台 + 服务” 智能运维生态,推动运维模式升级。中国航油打造的 “航空过滤智能运维云平台”,整合全国 400 余个油库设备数据,通过 AI 算法实现三大核心功能:一是滤芯寿命精准预测,结合设备运行参数与航煤品质数据,预测准确率达 97%,较人工判断提前 10 天预警;二是故障远程诊断,平台可自动分析设备异常数据,生成维修方案,2025 年上半年远程解决故障 180 余起,现场维修率降低 40%;三是耗材智能调度,根据设备分布与滤芯更换周期,提前调配备件,库存周转率提升 35%。
生态合作持续深化,平台接入 15 家滤材供应商、8 家维修服务商数据,实现 “故障预警 - 方案生成 - 备件调配 - 维修落地” 全流程闭环,某机场油库设备故障从发现到修复仅用 6 小时,较传统模式缩短 70%。此外,行业推出 “运维服务订阅制”,企业按设备数量与服务等级支付年费,即可享受全周期运维服务,目前已有 30 家中小型航油企业采用该模式,运维成本降低 25%。
针对海岛机场、海上石油平台航空补给等海洋场景,行业研发专用过滤分离设备。在海岛机场场景,中材科技开发的 “耐高盐雾过滤分离器”,采用特种陶瓷涂层与密封结构,耐盐雾性能达 1000 小时以上,较普通设备提升 3 倍,在海南三沙、浙江舟山等海岛机场投用后,设备故障率从 30% 降至 5%,2025 年上半年海洋场景设备销量同比增长 120%。
海上石油平台航空补给场景适配设备同步突破,江苏某企业研发的 “移动式船用过滤分离器”,具备防水、抗摇摆设计,可在 6 级海况下稳定运行,单台设备日均处理航煤 50 吨,满足海上平台直升机加油需求,已在渤海、南海 10 余个石油平台应用,解决海上航煤净化难题。此外,海洋场景设备防腐技术升级,中科院研发的石墨烯防腐涂层,使设备壳体腐蚀速率降低 80%,使用寿命延长至 8 年,较传统设备提升 1 倍。
政策层面支持智能运维与海洋场景发展,工信部将航空过滤智能运维平台纳入 “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给予资金与技术支持;国家海洋局在海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明确要求配套耐盐雾航煤净化设备,推动海洋场景设备普及。
市场需求持续释放,2025 年全国计划新增 10 个海岛机场、20 个海上石油平台航空补给点,带动海洋场景设备需求新增 6 亿元;同时,中小型航油企业对智能运维服务需求增长,预计全年智能运维市场规模突破 5 亿元,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行业仍面临智能运维数据安全风险、海洋场景设备成本较高等问题。但随着数据安全技术完善与设备量产规模扩大,预计 2026 年智能运维平台覆盖率将突破 60%,海洋场景设备成本降低 30%,推动行业在智能生态构建与特殊场景服务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航空煤油净化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