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更新时间:2025-10-30一、低碳技术突破,推动绿色转型
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行业加速低碳技术研发,从生产到运行全链条降低碳排放。在生产环节,中材科技采用 “绿色铸造工艺” 制造设备壳体,减少铸造过程中粉尘与废气排放,生产能耗降低 20%,年减少碳排放 1200 吨,相关生产线获国家 “绿色工厂” 认证。
设备运行环节低碳技术成果显著,江苏某企业研发的 “自发电式过滤分离器”,通过设备运行时的流体动能驱动微型发电机,为传感器、控制系统供电,年耗电量减少 800 度,在国内 20 家机场油库投用后,累计年节电 16 万度。此外,低碳滤材实现突破,中科院研发的 “碳捕捉型聚结滤材”,可在过滤航煤杂质的同时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单台设备年碳捕捉量达 50 公斤,已在上海虹桥机场试用,推动设备从 “耗能型” 向 “减碳型” 转变。
随着航空物流快速发展,行业针对性开发适配设备。针对航空物流 “高频次、大流量” 加油需求,山东某企业推出 “高速过滤分离系统”,通过优化滤材结构与流道设计,航煤处理效率提升 40%,单小时可满足 10 架货运航班加油需求,在顺丰航空深圳枢纽投用后,货运航班加油等待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2025 年上半年航空物流专用设备销量同比增长 150%。
冷链航空物流场景适配设备同步升级,北京某企业研发的 “低温航煤过滤分离器”,可在 - 10℃至 20℃范围内稳定运行,避免低温导致航煤粘度增加影响过滤效率,已在国内冷链航空物流枢纽应用,保障生鲜货物运输过程中航煤供应稳定。此外,行业推出 “移动式物流过滤单元”,具备快速部署能力,可在临时航空物流站点使用,适配应急物流需求,在 2025 年南方洪涝灾害应急物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低碳与航空物流设备发展,发改委将低碳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纳入 “低碳技术推广目录”,企业研发投入可获 30% 费用补贴;民航局在航空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重点机场配备高效过滤分离设备,推动设备普及。
市场需求持续释放,2025 年国内航空物流货运量预计增长 30%,带动过滤分离器需求新增 10 亿元;同时,低碳设备受市场青睐,上半年低碳产品销量占比达 35%,较去年提升 18 个百分点,成为行业增长新亮点。
当前行业仍面临低碳技术成本较高、航空物流设备标准化不足等问题。但随着技术规模化应用与标准完善,预计 2026 年低碳设备成本降低 40%,航空物流专用设备标准化率提升至 80%,推动行业在绿色化、场景化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航空物流高效运转与 “双碳” 目标实现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