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News 更新时间:2025-10-31
更新时间:2025-10-31在航空业技术革新加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行业正呈现 “高端产品引领增长、中小厂商差异化突围、航空新趋势重塑需求” 的多元发展态势。2025 年,行业高端智能过滤设备市场规模占比突破 40%,中小厂商在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平均提升 8-12 个百分点,航空业电动化、低空经济等新趋势催生的新型过滤需求初步显现,行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随着航空业对燃油纯净度、设备运维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行业产品结构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具备高精度过滤、智能监测、SAF 高适配性的产品成为市场增长核心驱动力。
在高精度过滤领域,行业企业通过滤材技术革新与结构优化,持续突破过滤精度极限。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发的 “石墨烯改性复合滤材”,利用石墨烯的纳米级孔径结构与高吸附性能,将过滤精度提升至 0.01 微米,可有效拦截航煤中微量的催化剂残留、金属离子等超小杂质,且纳污容量较传统滤材提升 50%。采用该滤材的过滤设备已在国产大飞机 C919 的燃油系统配套测试中表现优异,2025 年前三季度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长 210%,预计 2026 年将实现规模化装机应用。此外,针对航空货运高流量需求的 “大流量高精度过滤器” 也快速迭代,新乡佳洁宝推出的 HF-2000 型过滤器,单台每小时处理量达 2000 升,过滤精度仍保持在 0.1 微米,已应用于顺丰航空、联邦快递的货运枢纽,帮助企业在提升加油效率的同时,保障燃油纯净度。
智能监测功能成为中高端产品的标配。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在过滤设备中集成多维度传感器与物联网模块,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预警与远程运维。中航油过滤器材开发的 “智能滤舱系统”,通过压力、流量、温度、杂质含量等多参数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并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平台可自动分析数据,当检测到滤芯堵塞、密封件老化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向运维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并提供维修方案建议。该系统已在国内 30 余个大型机场油库应用,2025 年帮助机场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超 3000 小时,运维效率提升 45%。霍尼韦尔更推出 “AI 自适应过滤系统”,通过 AI 算法学习不同航煤品质、环境条件下的设备运行规律,自动调整过滤参数,使过滤效率始终保持在最优水平,该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 180%,成为高端机场的首选设备。
SAF 适配性升级推动产品技术革新。为满足航空业绿色转型需求,行业企业针对 SAF 的组分特性,优化过滤设备设计。中材科技开发的 “SAF 专用过滤系统”,采用耐酯解的特种滤材与抗腐蚀的金属部件,可适配 SAF 与传统航煤任意比例的混输需求,在 SAF 掺混比例达 100% 时,仍能保持 99.98% 的过滤效率与 99.5% 的油水分离效率。该系统已在欧洲多家机场试用,2025 年相关订单量突破 800 台,预计 2026 年将随着 SAF 规模化应用实现销量爆发。
面对头部企业在技术、资金、渠道上的优势,中小厂商避开正面竞争,聚焦特定细分领域,通过定制化产品、专项服务等差异化策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与头部企业互补的发展格局。
在通航细分市场,中小厂商凭借灵活的研发机制,推出适配通航飞机的小型化、低成本过滤设备。深圳航滤科技针对通航飞机油箱容量小、加油频率低的特点,开发 “微型便捷式过滤器”,体积仅为传统设备的 1/3,重量不足 2 公斤,可手动操作完成过滤作业,设备单价不足万元,远低于大型机场用设备。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通航公司、私人飞机俱乐部,2025 年销量突破 5000 台,市场份额达 28%。此外,针对通航作业机(如农林喷洒机、电力巡检机)的特殊需求,部分中小厂商还开发出 “抗污染型过滤器”,可有效过滤航煤中因野外加油引入的泥沙、杂草等杂质,保障通航作业机的安全运行。
在设备维修与翻新领域,中小厂商凭借成本优势与快速响应能力,抢占后市场份额。无锡滤净科技专注于航空煤油过滤设备的维修、翻新与滤芯再生服务,通过自主研发的滤芯再生工艺,可将废弃滤芯的性能恢复至新滤芯的 90% 以上,成本仅为新滤芯的 30%。该企业与国内 20 余家中小机场、通航公司建立合作,2025 年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150%,成为后市场服务的重要力量。部分中小厂商还推出 “设备升级改造服务”,为老旧过滤设备加装智能监测模块,使其具备实时数据采集、故障预警等功能,改造成本仅为购置新设备的 20%-30%,深受预算有限的中小机场青睐,2025 年改造业务量同比增长 120%。
在特殊环境适配领域,中小厂商深耕细分场景需求。针对高原、海岛、沙漠等特殊环境,部分中小厂商开发专项产品。西藏天航科技推出的 “高原超低温过滤器”,采用耐寒的密封材料与电加热装置,在海拔 5000 米、温度 - 45℃的极端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该产品已在西藏、青海等地区的高原机场应用,市场份额达 35%。海南海滤设备则专注于海岛机场用过滤设备,开发的 “防盐雾耐腐蚀过滤器”,通过特殊的涂层工艺与材料选择,耐盐雾腐蚀性能达 1500 小时以上,设备维护周期从 6 个月延长至 24 个月,在海南、福建等海岛机场的市场份额超 40%。
航空业电动化、低空经济等新趋势的发展,虽短期内对传统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需求影响有限,但长期将催生新型过滤需求,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电动航空的发展推动新型燃料过滤需求显现。虽然纯电动飞机目前主要应用于短途通航场景,但氢燃料电池飞机、电动客机的研发进程正在加速,这类飞机对氢燃料、电池冷却液的过滤需求,为行业企业开辟新赛道。国内部分企业已开始布局相关技术研发,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辽宁天合航空合作,开发 “氢燃料电池飞机氢燃料过滤系统”,可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杂质与水分,保障燃料电池的安全高效运行。该系统已在小型氢燃料电池飞机上进行测试,预计 2030 年后将随着氢燃料电池飞机商业化应用逐步放量。
低空经济的兴起带动通航过滤设备需求增长。随着低空领域开放政策的推进,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UAM)等低空经济业态快速发展,带动通航飞机、大型无人机的保有量增长,进而推动通航用航空煤油过滤设备需求提升。2025 年,国内低空经济相关领域的通航飞机、大型无人机保有量同比增长 60%,带动通航用过滤设备市场规模达 8.5 亿元,同比增长 55%。针对低空经济业态中设备分散、维护不便的特点,行业企业还开发出 “便携式智能过滤设备”,具备体积小、重量轻、自带检测功能等优势,可满足低空作业设备的现场过滤需求,2025 年该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230%。
航空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推动过滤设备与数字系统融合。随着航空业 “数字孪生”“智慧机场” 等数字化转型举措的推进,航空煤油过滤设备正加速与机场数字管理系统、航司运维平台融合,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国内部分机场已将过滤设备的运行数据接入智慧机场管理平台,与航煤加注调度、飞机维修计划等系统联动,优化航煤供应与设备运维流程。例如,上海浦东机场通过整合过滤设备数据与航司航班计划,提前预判滤芯更换时间,在航班间隙完成设备维护,避免影响航班正常运行,2025 年该机场航煤供应效率提升 25%,设备维护成本降低 18%。
随着产品结构的持续升级、中小厂商差异化优势的凸显以及航空新趋势带来的新机遇,航空煤油过滤分离器行业正朝着多元、细分、创新的方向发展。未来,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厂商,只要能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就能在行业竞争中实现稳健发展,为航空业的安全、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