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球天然气贸易量持续攀升及新兴市场能源基建提速,我国
天然气过滤器企业正加速“走出去”,同时聚焦高端市场核心技术攻坚,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天然气过滤器出口额达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高端产品出口占比首次突破30%。
“一带一路”沿线成为出海核心阵地。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旺盛的能源基建需求,为国产过滤器提供广阔空间。在印尼爪哇岛天然气发电项目中,苏州克兰茨凭借定制化耐湿热过滤器方案,击败欧美企业拿下1.8亿美元订单,其设备在高湿度环境下连续运行稳定性达99.2%,远超项目要求。中亚地区,国产过滤器已占据当地新建管网市场45%份额,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
高端市场突破依赖核心技术攻坚。长期以来,高压、超低温等极端工况过滤器技术被欧美企业垄断。如今这一格局正在改变:航天工程装备研发的-162℃超低温LNG过滤器,通过采用新型镍基合金滤材,解决了低温下密封失效问题,已应用于亚马尔LNG项目;针对深海气田开发,中海油服推出的耐压100MPa过滤器,成功通过挪威船级社认证,打破了挪威阿法拉伐的技术垄断。
标准话语权提升助力国际竞争。我国主导制定的《天然气过滤器通用技术条件》国际标准(ISO 23987:2024)正式发布,将国产设备在材料选型、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经验纳入国际规范。这一标准推动下,国产过滤器在欧洲市场的认证周期缩短40%,今年上半年对德出口额同比增长35%,一批企业成功进入西门子、博世等国际企业供应链。
出海模式从“设备输出”转向“服务赋能”。头部企业开始在海外布局本地化服务体系,中油管道在阿联酋设立运维中心,为中东客户提供过滤器安装、滤芯更换等全流程服务,带动设备销量增长;三一重工则通过海外并购整合技术资源,收购意大利过滤企业后,将其精密制造技术与国内成本优势结合,高端产品毛利率提升至55%。行业专家表示,随着技术壁垒持续突破,国产过滤器将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