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末,全球 SAF 原料从废弃油脂向农林废弃物、绿氢合成等多元路径延伸,叠加中小 SAF 企业降本需求迫切,航煤过滤器行业加速推进 “原料适配升级 + 低成本方案落地 + 低碳技术普及”,行业服务边界进一步拓宽。 SAF 原料多元倒逼过滤技术细分。针对不同原料杂质特性,企业推出定制化设备。新乡利菲尔特为山东某农林废弃物基 SAF 项目开发 “粗纤维拦截 + 酶解杂质过滤” 双模块系统,通过前置格栅去除秸秆纤维,后置专用滤材吸附酶解残留物质,原料纯净度提升至 99.8%,助力项目 SAF 产量提升 20%,该类设备 2025 年订单量同比增 320%。中材科技则针对绿氢合成 SAF 的高纯度需求,研发 “超精密膜过滤机组”,过滤精度达 0.01 微米,可去除微量催化剂颗粒,已配套内蒙古绿氢 SAF 示范项目,设备运行稳定性获客户认证。
中小 SAF 企业低成本方案成刚需。为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行业推出轻量化解决方案。深圳航滤科技推出 “模块化过滤组件”,企业可根据产能(1-10 万吨 / 年)灵活组合模块,采购成本较一体化设备低 50%,同时提供 “以租代买” 服务,月租金仅为设备总价的 2%,2025 年四季度签约中小 SAF 企业超 40 家,帮助客户前期投入降 85%。无锡滤净科技则开发 “旧设备改造包”,为中小厂老旧过滤设备加装原料适配模块,改造成本仅为新机 30%,改造后可适配 2-3 类 SAF 原料,在河北、河南中小 SAF 工厂覆盖率超 35%。
低碳技术加速规模化落地。随着 SAF 全周期减碳要求趋严,低碳过滤技术从试点走向普及。中航油过滤器材的 “再生滤材规模化生产线” 投产,可年产 10 万支再生滤芯,成本较新滤芯低 45%,碳足迹下降 60%,已供应国内 20 余家 SAF 工厂,带动行业再生滤材使用率从 15% 升至 40%。霍尼韦尔则将 “光伏驱动运维系统” 标准化,适配不同规模 SAF 项目,设备运行能耗降低 30%,在欧洲中小 SAF 工厂订单占比达 45%,助力客户满足欧盟碳关税细节要求。
当前,行业竞争已从 “技术定制” 转向 “细分适配能力 + 成本控制效率 + 低碳普及水平” 的综合较量,能兼顾技术适配性与中小客户成本需求的企业,更易在多元市场中占据优势。